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烧酒非古法也,自元时起始创其法”。在民间,蒸馏酒先时候是被称为烧酒的。较为普遍的说法是,元朝时期,蒙古人远征中亚、西亚和欧洲,使得西方的蒸馏法传入中土,酿酒者又把欧洲人本来是蒸葡萄酒的器物,变成了蒸谷物酒,获得了浓度约70%的蒸馏酒。有了蒸馏器的加持,中国白酒算是习得了满级的大黄庭,技能点也很快点到了满点。豪放粗狂的蒙古人喜欢度数高的烈酒,是从骨子里散发出的习性,完全统治中土后,为了突出他们自身的文化,将蒸馏酒的地位置于所有酒之上。
提到好白酒的酿造原粮,高粱总是抢先浮现于我们的脑海。高粱籽粒里潜藏的单宁,让它吃起来一言难尽,用来酿酒却如伯牙遇到子期。适度的单宁在酿造过程中会产生丁香酸、丁香醛及其他香味物质。但是,高粱的魅力需要酒曲来开启。用曲酿酒,是中国先民的密创。中国白酒的发酵属于双边发酵。高粱等谷物中的淀粉无法直接利用,要先经淀粉酶糖化之后,才能进一步发酵酒精。这个过程单靠酵母菌无法完成,于是活跃着多种酿酒微生物的小宇宙——酒曲登场了。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,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。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
友情提醒: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,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,请谨慎对待,谨防上当受骗。